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明清宫殿紫禁城,藏着哪些中国史?——专访编辑、历史写作者张程作者 徐雪莹 杨程晨从象征中华文明初啼的红山大玉龙,到见证汉藏交好的《步辇图》,再到中西合璧的铜镀金写字人钟……故宫文物不仅辉映明清气象,更管窥中华上下五千年。跳出明清看故宫,所见几何?
当我们形容一处景观之美时,少不了用季节去修饰它。花草、枫叶、冬雪,每个时节都必有一样与建筑相衬。景观是可视的,也是可读的。说不尽逛不完的故宫也是如此。这座“王者之城”的建筑群已经屹立了六个多世纪,从紫禁城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馆,敞开大门迎接四方来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策划了系列宣讲。
故宫,顾名思义,就是从前的、昔日的皇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从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先后共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坐殿,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