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请把图书馆让一点给读书人”上了热搜,引起不少争议,有人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图书馆充满了各种考学的人,所有的位置都仿佛变成了考学人的专属座位,书架上的书整整齐齐地排放着,桌面上是全是考卷和材料,巨大的图书馆能歇脚的只剩下地板。”
炎炎夏日,安静舒适的图书馆成为市民看书学习“充电”的好去处。暑期以来,本市多家图书馆的阅览区出现一座难求的火爆场景。然而,拿包长时间占座、占着座位打游戏等浪费公共资源的现象也凸显出来。如何应对“一座难求”,读者纷纷表达了心声与建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休息与努力:追求普通学的新生活方式曾经,在一个不久前的时刻,一场讨论激起了广泛的热议。当李佳琦在直播中,以一种尖酸刻薄的口吻嘲笑普通人时,她问道:“79块钱的眉笔哪里贵了?
青岛西海岸新区市民中心图书馆自启用以来,因部分市民为抄近道踩踏绿地,影响周边绿化环境。青岛西海岸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结合现场实际,因势利导,在图书馆西侧入口处的延伸区域,铺设步行台阶,既方便市民行走,又避免了踩踏绿地现象,受到市民一致好评。
高校图书馆往往是大学校园的地标式建筑,学生络绎不绝,阅览室座无虚席。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来借阅纸质书的。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不少高校图书馆借阅量近年来逐年下滑,甚至不足几年前的1/3。大学生真的不爱看书了吗?
资料图:高校学生用电子设备看书学习。图/新华社近来,高校图书馆纸质书籍借阅量下滑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据《半月谈》报道,近日,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不少高校图书馆借阅量近年来逐年下滑,有的甚至不足几年前的1/3。这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这届大学生不爱看书了吗?
本报讯(通讯员 缪云伟 张前 记者 谈洁) 蔚蓝的天空中彩虹悠然飘荡,白鸽在空中鸣啭,白玉兰花般的云朵绽放。近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前的36级台阶变了模样,这是该校学生完成的3D创意彩绘“天梯”图。据介绍,这是该校传媒与艺术学院引导大学生用画笔、相机发现和展示真善美的活动。
暑期过半,各大旅游景点人流量居高不下。记者发现,图书馆和书店,也成为不少游人的新选择。相较户外景点,这些场所处在室内,不仅凉快,还设置了诸多可供读者拍照的“打卡”点位,配套的休息座椅、咖啡厅等设施也较为完备,可提供吃喝玩一站式服务。
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考生进入考研冲刺倒计时,专家提醒不要太紧张宜适度放松潍坊新闻网12月19日讯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举行。12月16日,记者来到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进行了探访,临近考试,考生们都在做最后的冲刺。
身后的书架与儿童身高相仿,孩子们可以在书架中找一个私密格子藏起来阅读,也可以“肆意”地脱掉鞋子躺在长椅甚至地上看书。’”文内斯拉图书馆馆长安妮·本特森日前在这个被业界称为“世界最美之一”的图书馆里对新华社记者说。
11月13日,距离考研还有一个多月,南京传媒学院图书馆内格外拥挤,压力在无形地升高。郭现中/摄12月7日,南京传媒学院图书馆,深夜里点灯读书备考的学生。郭现中/摄12月25日,北京,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人民大学考点,考生们戴着口罩走出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