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杜蔚 温梦华 每经编辑:文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将作业拍照,上传AI(人工智能)软件,不到几秒钟,答案便浮现纸上。在AI渗透各行各业时,“AI+作业”也无缝连接到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学习中。老师们开始发现,在学生的作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AI枪手”的痕迹。
“我天生对文科不太感兴趣,高一时很多文科作业都直接扔给AI了。”一位在读高二的学生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平常写作很好,一到考试作文就写不出来。”一位困惑的初中老师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些学生“借脑”了AI。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 已深度融入教育领域,为学习带来诸多便利。但如同所有新技术一样,AI 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隐藏其中的一些陷阱,正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成长,家长们必须提高警惕。第一种陷阱:过度依赖 AI,自主思考能力退化。
付彪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已深度参与学生的学习。它通过识别问题、纠错与提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指导,相比传统的学习和此前的“拍照搜题”等作业软件更为全面。从这个层面来看,“AI+作业”确实能为中学生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比如为写作文提供素材、开拓思路。
即将开学,AI(人工智能)成了中小学生冲刺完成作业的“神器”。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学生“雇”来AI助手,在写作文、做题时“耍小聪明”。对此,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惰性思维,丧失思考能力。讲解详细受孩子欢迎将作业拍照上传到软件,不过几秒钟,答案便清晰呈现。
又到一年论文答辩时,最近一段时间多所高校相继发布通知,称将在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审核过程中试行加入对文章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其中,湖北大学明确,如发现该论文检测结果为“AI代写高风险”,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近段时间,有关AI的应用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是当下时代必备的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广泛关注。新学期开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们的作业也有了AI味儿,这会不会让学生们丧失独立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