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秘鲁南部纳斯卡荒原的“纳斯卡地画”至今仍留有很多未解之谜,是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近日,日本山形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借助人工智能解析航拍照片,他们在秘鲁确定了四幅“纳斯卡地画”。据了解,本次借助人工智能调查并确认的四幅地画分别为“人”、“脚”、“鱼”、“鸟”。
新华社东京9月25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山形大学、美国IBM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等机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报告说,借助人工智能提前筛选,他们仅用6个月的实地调查就新发现了303个描绘人类自身和家畜的秘鲁纳斯卡地画,这些地画可能是个人或小集团之间共享信息的“留言板”。
纳斯卡地画于1939年被发现,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东南400公里处,是散布在几百平方公里干燥沙质地表上众多深几十厘米、长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的巨大线条,其中有直线、箭头、几何图形,也有蜂鸟、卷尾猴、鱼等图案。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6月4日报道,日本山形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通过借助人工智能(AI)解析航拍照片,发现了四种纳斯卡地画。纳斯卡地画是位于南美国家秘鲁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寻觅纳斯卡新地画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比单凭肉眼速度更快。
人类可以考证的历史有几十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几千年。回溯往事,我们从历史的遗迹中寻找先民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揣测他们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穿越时空,我们看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可以追溯到文字发明之前,绵延至今,万年不绝。一、关注飞鸟人类的飞天梦想,是从关注鸟类开始的。
科学家利用AI和人工最新发现的图案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在秘鲁广袤的纳斯卡沙漠上,有一种神秘的线条,覆盖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这些线条在近一百年的时光里,都困扰着人类:它是哪来的?为什么要在地面上画这样的图案?人们是怎么绘制这个图案的?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看世界》特别策划了全球考古文物“表情包”大盘点。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更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萌态可掬的一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物,探寻那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历史与艺术的碰撞,品味古今交融的奇妙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