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张大千生命垂危,执意手写书画集第四册,亲自选取了12本,又亲自题词送给大陆的朋友们。其中一本题词,张大千写得最久也最长,因为对方是他最重要的朋友,他明白这将是他们这一生最后一次对话,所以一定要慎重地写。
38年前的今天,1983年4月2日,国画大师张大千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在台北病逝。39年前的今天,1982年4月2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会长巴金获得了1982年“但丁国际奖”,将此奖颁发给巴金是为了表彰他在文坛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开创泼墨与泼彩,发展了中国画新的艺术风格。
缘分有时候就是这样,冥冥之中,两个完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却能阴差阳错,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1899年出生的大千居士,和1954年出生的林大美人,在1983年张大千的绝笔之年,极为荣幸地坐到了一起。
20世纪40年代,人到中年的张大千在画坛上早已声名鹊起,尤其是他擅长临摹,完善“泼彩法”的表现力,以及工写结合、色墨交融的画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直接对接上唐、宋、元、明时期的绘画传统,对正统中国画自清朝以来走向衰落的局面有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