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目前,水产养殖模式已经从以前的“粗养”进入到“高密度养殖”时代,对水体溶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增氧机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池塘养殖中使用的增氧机类型较多,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喷雾式、射流式、螺旋桨式和微孔曝气式(或称为底充式增氧、底层增氧)等多种形式的增氧机。
结论前置:1、如果鱼的饲养密度很大,是一些体型较大的鱼,且鱼儿生活的主缸下水口是伸入鱼缸底部的,水温较高,建议加一个氧气泵。2、如果鱼的饲养密度不大,且鱼儿生活的主缸下水口是以击打水面的方式在出水,水温较低,完全不需要加氧气泵。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有很多新鱼友,目前还是使用比较简单的三合一水泵饲养观赏鱼,经常会遇到那个氧气口不出氧气的问题。这几天都有鱼友不断在询问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水泵循环良好,就是不出氧气?是不是水泵哪里出现了问题?
大家一定听说过,“养鱼先养水”这句话,但应该很少人听过“高溶氧致病,低溶氧致死”这个概念吧。另外如果我们在户外鱼池饲养观赏鱼,也特别要注意,藻类过多时,在炎热的夏季中午鱼只也特别容易产生气泡病,这是藻类光合作用,产生非常多氧气,使得水体氧气分子过饱和。
大致的意思就是:我们的三合一水泵会有两个出水口,一个是连接上滤盒的出水口,用来物理过滤使用的,另一个就是出氧口,上部会连接一个小白管,只有在水压合适的时候,这个部位就会吹出来所谓的氧气,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气泡。
1、简介氧气锥(aeration cone)或向下气泡反应器,由锥形圆柱或由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大的管道连接而成,水流和氧气从顶部进入而向下流动,随着圆锥直径逐渐变大,水流速度逐渐变小,直到水向下的速度等于气体由于浮力向上的速度,此时气体处于悬浮状态,直达全部溶解于水中。
之所以大家会去争论这个本来不该争论的问题,原因就在于鱼缸的大小不一样,三合一水泵的设计不一样,我们的过滤槽深浅,以及饲养观赏鱼的密度都不一样。所以才会依据自己的鱼缸情况,彼此争论不休,我真的是永远也搞不明白,我们就不能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