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阜新8月16日电 (孟令卓)15日,“何以中国·寻根辽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中华文明曙光升起地——阜新查海遗址,探访中国发现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中华第一龙”和迄今为止世界上人类加工、使用过最早的玉器,寻觅八千年前查海先民生活,探寻辽宁根脉,理解何以中国。
2月9日,正值除夕佳节,“中国最早的龙——阜新查海遗址石堆龙”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成为全国观众关注的热点话题。1982年,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现的距今8000年的查海遗址,出土的一处长达19.
类龙纹陶片 冯思媛摄/光明图片中华民族最早的龙崇拜从何而来?世界第一块真玉背后反映出怎样的文明新高度?8000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孕育了怎样的中华文明之源?不久前,以“八千年西辽河文明之光”为主题的首届查海论坛在辽宁省阜新市举行。
“查海遗址群是中华文明再次被向前推进的重点标志,应在准确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上下功夫。”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院长张丽丽提交提案,建议建设查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
辽宁阜新人在介绍自己的城市时,常常自豪地说我们的城市是“玉龙故乡”。在阜新这座城市,以“玉龙”或“龙”命名的还有玉龙新城、玉龙街道、玉丰街道、龙湖路、潜龙路等,为什么阜新人会如此喜欢“玉”和“龙”两个字呢?“玉龙故乡”的美名是怎么得来的呢?
↑与会专家学者在查海遗址保护区进行学术考察(7月15日摄)。7月16日,首届查海论坛在辽宁省阜新市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等文博考古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查海遗址以及周边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展开学术研讨并考察了相关遗址。
查海遗址博物馆陈列品。 孟令卓 摄中新网阜新7月18日电 (孟令卓)7月15日至17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阜新市共同举办的首届查海论坛在阜新启幕。“八千年西辽河文明之光—查海遗址群”站在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北方起源的中心,吸引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参会。
早在8000年前,中华民族就已经在阜新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查海文化。在查海,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龙图腾”和查海玉器,记录了中华文明北方起源的足迹,阜新也因此被考古学界誉为“玉龙故乡 文明发端”。查海遗址 玉龙故乡。
央广网阜新8月16日消息(记者李子平)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这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形成年深日久,那么它源起几时,何以为龙?日前,“何以中国·寻根辽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先后来到辽宁阜新、朝阳,追寻龙文化起源的“来时路”。
2025年是中国农历乙巳蛇年,是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为蛇年新春增添了特别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查海遗址出土的龙形堆石和蛇衔蟾蜍陶罐,证明查海遗址是中国龙文化和蛇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都说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考古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早的文明印记,我们所熟悉的距今约6000年的红山文化,就是目前考古界和学术界通常引用的中华最早文明史。不过,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不是红山文化,而是笔者的家乡,辽宁省阜新市,比红山文化还要早2000年的查海文化,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