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肖女士从来没敢想,有一天,她的左眼还能再次看到这个世界!事情要从今年9月份的一天说起,59岁的肖女士因为右眼眼睑内翻,引发异物感,来到宁津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住院期间,眼科主任赵广喜了解到,50多年前,肖女士的左眼曾因锐器刺入眼球内导致失明。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裴霓裳在几毫米的视神经周围,精雕细刻地磨除骨质,给受压的视神经“松绑”,重新找回“丢失”的视力。近日,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浙江和湖北两省的专家联手为62岁的曾女士(化姓)进行了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
新华社柬埔寨波萝勉2月7日电 通讯|“我终于可以看见!”——记第一万名柬埔寨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治愈患者新华社记者吴长伟 廖泓清“我终于可以看见!”揭开眼睛上的纱布,柬埔寨白内障患者杜格沙伦重见光明,新生活令她满怀期待。由于无法负担手术费用,68岁的杜格沙伦已在失明中度过一整年。
仪陇县土门镇,是一个美丽的山村小镇。何昌秀婆婆就世代生活在这里,何婆婆是一位非常善良和健谈的老人,在阆中明康医院见到何婆婆正被她的家人拉着走进医院就诊。一位中年大哥和两位老人,她们格外引人注目,中年大哥给人憨厚亲善的感觉,两位老人也是哪种面善和蔼之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3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陆旖婷)97岁的周奶奶因白内障失明近5年,10月15日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张启明及其团队为周奶奶实施手术,取出浑浊变黑的白内障。术后,周奶奶重见光明。“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重新看见这个世界。
极目新闻通讯员 崔丽近日,一位患有先天性真性小眼球的独眼爹爹,在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成功接受了高难度的“光明保卫战”。多学科专家经过精密协作,在毫米级眼球空间内完成手术,终使古稀老人重获光明视界。武汉普瑞眼科医院专家呼吁,白内障切勿拖延至过熟期,特殊的先天性眼疾患者更需要提高警惕。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通讯员 方咏竹 汪涛他们从未清晰地见过彼此的模样,却能在湖北黄石市这座小城数年如一日的相知相扶;虽然看不见,但他们却用决心和勇气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即使眼中只剩漫漫长夜,但他们的努力和坚持,让生活在黑暗中绽放出光彩;虽然日子艰难朴素,他们却用心教育孩子,传递给
“我挤在人群当中,用我那看不见的大眼睛朝前瞅着,默默地用心感受这里的一切。国旗护卫队的军人们越走越近了,我能清晰地听到那富有节奏的铿锵有力的正步声,我甚至听到了他们脸上那庄严的神圣的笑容。”这是盲人军医王琦的自传《太阳永驻》中的一段话。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在此,我们致敬每一位坚韧不拔的残疾人创业者。他们虽身处逆境,却心怀梦想,用智慧与汗水书写不凡人生。今天,让我们一同聆听视力残疾农民郭长海的故事。命运多舛,山重水复的迷茫在红岗区东南20里,有一个叫牛场屯的地方。那里天蓝水清,民风淳朴。
来源:【濮阳日报】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努力改变命运,实现了自身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们乐观向上、拼搏进取,闯出一条创业路,带领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夺目光彩。
3岁的童童(化名)不慎从小区6楼坠下,失血过多,经过附近医生的合力救助,他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出现了眼睛上翻、目光不集中等症状,经检查后发现他眼睛受损,双目失明。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专家合力救治下,经过两次手术,童童得以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