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入伏陈皮汤,出伏银耳羹。出伏意味着暑去秋来,虽然广州仍然保持着闷热的天气,余暑未消,但“秋燥”已初现,滋阴润肺防秋燥将成为饮食养生重点。对于老广来说,秋天的第一碗银耳莲子糖水是最润不过了。不过你知道,银耳羹应该选择鲜品还是干品吗?当身体出现什么症状时,银耳羹需要忌口?
最近的深圳开启“湿热交蒸”模式天气炎热没什么胃口不少人会选择吃一碗爽滑的汤粉不过嗦粉的时候大家也要格外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可能会导致中毒淀粉类制品 湿热天气易变质天气湿热是椰毒假单胞菌的活跃期,肠粉、河粉、凉皮等湿米粉;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
新京报讯 5月16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米面制品、木耳、银耳等经长时间发酵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凉皮等当天购买当天食用,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广东省近日持续降雨,天气湿热是椰毒假单胞菌的活跃期,为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5月23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醒,河粉、肠粉、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木耳、银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