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沪嘉之学大寨与搞副业。“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不但是那时到处可见的政治口号,而且还得在各行各业中认真落实和坚决贯彻,不然就有政治态度和立场问题。1974年冬天,嘉荫县召开了农业学大寨的专门会议,布置农业学大寨的工作。
提示:20世纪60年代,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开辟梯田,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大寨大队,位于太行山西麓,境内多石山,有一条名叫狼窝掌的干河沟,是“七沟八梁一面坡”中最长的一条,沟深且坡陡,到了雨季水面大,水土保持不易,难以种植庄稼。
前段时间,听一位老大爷讲起了70年代。他说了很多,有生产队里的趣事、知青下乡锻炼、结婚标配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等。看着老大爷浑浊的眼睛,恍然觉得,70年代是那么的遥远,又那么的熟悉。那么,上世纪70年代,人们都在干什么?是不是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呢?
12月26日,您好!我们相信,很多人在今天都想起了一个人!而在这其中,工业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因此在解决农业问题的基础上,全国人民加入了工业化的大军,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向世界先进国家靠近或者赶超的必由之路。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说,“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牢牢把握政治建军时代要求,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政治整训,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伟大的文明往往从城市中诞生。城市,作为文明人的自然居住地,不仅涵盖了街道、建筑等基本生活设施,也包括行政机构与管理的设置,更体现了社会意识与文化价值的整体。以往对于现代城市的研究,集中于讨论城市的自然发展过程,尤其以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为典型。
我所著《极地羌塘——藏北变迁故事》一书,不久前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它让我重忆起在藏北高原那一个个美好而令人难忘的日子,也让我有机会以记者写实求真的笔触,去看藏北高原那人、那物、那事、那情谊,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