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天休息,我冒着严寒到107国道大桥边的淇河边走走。哇,淇河结冰了,虽说它是一条流动的河,但是水流慢的地方还是会结一层薄冰的。靠近岸边的冰已经被打开了缺口,留下了一些碎冰块,让我往远处投几块儿,“梆梆梆”,冰块儿在河面上落下,弹跳着、滑动着跑出老远。咦?
今天,我去小区附近的石景山雕塑公园散步,看到有人朝着湖中小岛观望,指指点点的在议论什么,我走过去问他们,看啥呢? 说是有一只野鸭子在小岛上下蛋趴窝,我向指点的位置看过去,见到小树下有动静,用手机拉近拍照录像,由于距离有点远位置隐蔽,野鸭子看得不太清楚。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葫芦,就是小时候我们用来舀水的那种,把葫芦切成两半,然后在上面切一个凹槽,先说一下,这个凹槽是用来观察用的,所以凹槽的长度要大于你两个眼睛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凹槽上绑上一个矿泉水瓶子,这样既能挡住野鸭的视线,但又不影响你观察野鸭,这段可能有点难理解,建议大家多听几遍,一定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翟永存初冬的七里河,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促织蝈蝈的叫声都沉寂了,喜鹊仍如往常一样落在柳树上或者掠过河的上空,但似乎少了很多只,叫声也不再响亮。河边的树上不知何时多了几个硕大的喜鹊窝,是先前杨叶柳叶繁茂,没有看见?
进入12月,长春人开启了“猫冬”模式,一群野鸭也安家在了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与长春人一同“猫冬”。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公园的芦苇丛旁看到,尽管长春冬季较为寒冷,但仍有数百只野鸭没有迁徙到南方,选择留在北湖越冬。
3月初,一对绿头鸭飞临成都桂溪生态公园的浅滩,它们在芦苇荡中筑巢安家,开启它们的幸福生活。清明前,12只破壳而出的小鸭开始跟随着鸭妈妈一字排开在湖里游弋,这一温馨的画面萌化了许多来绿道健身、游玩市民的心。一到周末,不少父母都会带着孩子专程来桂溪生态公园看鸭子一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