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被贴上“砸盘元凶”“韭菜收割机”等标签,让不少散户心生恐惧:市场被算法和机器统治,普通人还有必要买基金吗?真相或许比你想的更复杂。一、量化交易是“敌人”,也可能是“队友” 量化基金凭借高频交易、算法模型和毫秒级操作,确实在信息差和执行力上碾压散户。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炒股少烦恼公募量化基金的大幅回撤与市场风格切换有关。5月下旬以来,上证指数略显颓势,围绕着3000点波动,板块轮动明显加快。市场来看,小盘股走势明显弱于大盘股,本月微盘股指数下跌7.67%,而中证500与中证1000指数则分别下跌1.8%和3.26%。
先简单看组小盘风格基金对比数据,先是今年小盘风格表现更好,而小盘风格中,量化基金又更加出色:我推测可能是因为今年大部分板块都没有行情,一直在来回震荡,这种情况下,量化策略能赚到更多小波段的钱,所以表现更好。
最近三个交易日,微盘股行情犹如“过山车”。4月15日至16日,短短两个交易日,万得微盘股指数累计大跌逾18%。随后反转,4月17日,万得微盘股指数大涨9.68%。究其原因,是小微盘股遭“误伤”。无论是踩踏式下跌,还是突然而至的反转,都让抱团小微盘的量化基金猝不及防。
2月20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对某百亿私募限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其原因是该私募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期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快速下挫,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
近期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自4月中下旬开始,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纷纷开启了一轮下跌,截至6月12日收盘,相较于前期的高点已经分别跌去了9.33%和12.62%,即便是表现稍好的上证指数距离5月上旬刷出的年内高点也已经跌去了5.56%。
管理层规范量化交易,不少投资者都在内心里欢呼,认为只要禁止了量化交易,炒股赚钱就会是大概率事件。事实上,管理层对于量化交易从来也没有禁止,只是规范其行为,限制其过高频率的报单,但老投资者都明白,量化交易并非投资者亏损的根源,要想战胜量化,坚持价值投资是唯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