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第二届营养素养大会暨第四届饮水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发布2024年度十大营养热词,让“抗炎饮食”一度冲上热搜。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炎症、癌症与肿瘤等行为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的提高,时下人们似乎更关注自己的饮食与健康。那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抗炎饮食。
可以说,人体的疾病、衰老,甚至癌症、死亡,都与慢性炎症脱不了干系。2021年《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过一项综述,研究团队从3581项研究中筛选出88种具有抗炎效果的食物,具体可以划分为6类。
“炎症”两个字,听起来没有“癌症”那么令人恐惧,很多人容易忽视。但是如果不重视,长期的炎症可能会发展成癌症!长期炎症或是癌症的“得力助手”急性炎症会随着感染结束而逐渐消退,但还有一类慢性炎症会长期持续存在。近些年来,许多研究逐渐将慢性炎症与衰老、癌症联系在一起。
提到炎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每个人都有过嗓子发炎、皮肤发炎等经历,常认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预示着比较严重的疾病。如何抗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发布一项新研究称中高强度运动能带来诸多好处,包括缓解体内慢性炎症、预防多种代谢疾病等。除了运动外,饮食、睡眠等都可抗炎。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发炎”或“慢性炎症”,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觉得不痛不痒,吃点消炎药即可。其实,很多炎症发展到最终就演变为了——癌症。普通人从炎症到癌症,其实只需要两三步。发表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炎症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从炎症到癌症或许只需要两三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约90%的疾病与炎症有关,其中包括动脉硬化、糖尿病、癌症和关节炎等常见慢性病。不仅如此,人体的衰老过程也与持续的低度炎症状态息息相关。
红、肿、热、痛……对抗身体的各种炎症反应,人们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吃消炎药。然而,即使是吃药也无法做到一劳永逸。新研究发现,要想“抗炎”,更推荐做中高强度的运动。《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为何运动能“抗炎”,并教你一套生活方式与炎症和谐共处。
如果你经常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皮肤容易过敏、爱长痘痘、腰酸背痛、每天感觉疲惫乏力、食欲不振。这可能和慢性炎症有关。与伤口发炎的急性炎症不同,慢性炎症是身体在没有明显感染的情况下,体内出现的长期低度炎症。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刘 冬5月中旬进行的欧洲肥胖大会(ECO)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公开发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中高强度运动能给轻度肥胖成年人带来诸多好处,包括缓解体内慢性炎症、预防多种代谢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