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6月18日电(记者 杨思琪)哈尔滨工业大学17日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同时发布“AI+先进技术领军班”,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生,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培养“AI+”融通复合式特色人才。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现场(6月17日摄)。
近年来,高校本科层次师范生培养积极顺应社会需求,教育内容与培养方式均有明显变化,但是在研究生层次,特别是以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硕士培养方面,其“人工智能+”的脚步尚略显拘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李一陵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朱松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关键在“跨领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人工智能“火”了,但朱松纯觉得,学术界的声音“还比较微弱”。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院长朱松纯专门抽出时间,梳理了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成功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未来专业点建设项目。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学院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了官方的高度认可。而这一成就的实现,与“人工智能实训系统”的应用密不可分。
【世界教育之窗】作者崔丹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国平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该研究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人才高地建设助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4月12日—14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江苏苏州举办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本文作者林镇南,中科科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丰伟,中科科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将人工智能列入国家科技战略部署。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技术竞争的焦点,而技术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原标题:纵横谈丨为时代培养更多“人工智能+”创新人才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宣布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天津则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
央视网消息: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人工智能也就是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并且成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我国不少高校不仅专门开设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和学院,而且还紧跟产业需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界人才的培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当下,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先机和竞争优势,多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超前布局。据统计,全球目前有45个国家的451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其中,英、美、德、日4国高校占比达50%以上。
原标题: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引领未来的高水平人才科技日报记者 李诏宇 王禹涵 通讯员 李佳敏 于乐在问答框中输入一个问题,很快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选定几个关键词,就能迅速生成一幅幅生动美观的画作;将一系列图片作为素材输入,风格各异的视频随即生成……随着人工智能研究与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期关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拥抱技术发展给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打造了小初高贯通式的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