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闺蜜突然感慨,“以前总觉得女儿更好养,可孩子越大发现越难养。”家里的大宝之之现在正到了青春期,性格异常敏感,有时候我们一句无心的话,都会令她难受好几天,而且又不愿意跟大人沟通,不开心就把自己关在房间。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的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不同点在于,埃里克森认为决定人格发展的是个人与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而而性本能决定的。
参考资料:Goyal M.S., Blazey T.M., Su Y., Couture L.E., Durbin T.J., Bateman R.J., Benzinger T.L.-S., Morris J.C., Raichle M.E., Vlassenko A.G. Persistent metabolic youth in the aging female brain. Proc. Nat. Acad. Sci. 2019;
第一是0-3岁,这是需要给予孩子爱的时期,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是情感抚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情感得到满足,会对外界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和外界的情感比较容易建立,这个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健全的重要时期,若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抚养,容易导致人格缺陷,后面的性格、能力和自我修养都会发育不健全。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也广为人知,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性本能,而且性本能是生物性能量,会随着年龄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快感中心,因为快感中心的变迁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神经症、边缘型人格与精神病,其中精神病的情况,是最严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南希.麦克威廉斯的《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一书中,有非常好的阐述。人格发育有三个阶段:1. 相对未分化期(共生-精神病性)2. 分离-个体化期(边缘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