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古老的城市,一般都是有城隍庙的,城隍庙故事思义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而城隍一词多泛指城池,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而城隍爷多指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城市守护神,大多由一些名臣英雄充当,所以城隍庙对于城市而言是十分常见的。
揭阳城隍庙是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城隍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许德重建。
清嘉庆十二年(1807),棉湖设立揭阳县佐堂(相当于副县级),行使县级职权,分治揭阳西隅,并在现今的方围居委三角埕建造一座与县城相应的城隍庙。这座城隍庙保存至今仍基本完好,墙壁为贝灰沙土结构,屋顶为杉木瓷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