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是一种珍贵的土壤资源,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部分地区。在今天的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扎实开展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我国黑土地主要分布省区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它的设立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并促使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国际性活动。今年,我们迎来第十个世界土壤日。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片珍贵的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那就是黑土地。
10月4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谢新民在中国青年报“十一”特别系列直播节目《江河奔腾看中国》上,介绍了东北平原黑土地。他讲到,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目前,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其中之一就有我国的东北平原。
来源:【人民日报】梨树县的大型农机正在收割(资料图片)。王贵满(前排中)在和科研人员研究玉米长势。 以上图片均为梨树县委宣传部提供核心阅读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央视网消息:来看“美丽中国新画卷”特别编排。“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相继展开。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国重点城市PM2.
事关粮食安全,黑土地退化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几乎在大规模侵蚀发生的同时,相应的保护工作就开始了。在地球上,有一个特殊的生态地带,这里四季分明,大部分区域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一种独有的土壤——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