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李强总理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在回答央视记者康辉关于“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的提问时表示: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看GDP增加了多少,大家更关心在乎的一定是身边的具体事,像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等,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
据视频号“彬州发布”2月18日消息,日前,彬州市委书记王宏志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义门、韩家代表团讨论会上发表讲话时谈道,老百姓对GDP没啥感觉,对啥有感觉?教育和医疗。王宏志接着说,这地方的教育好,娃上学好上,升学率高,百姓就觉得好;群众看病方便,觉得这地方就好。
国民可支配收入表示经济增长最终有多少落到家庭部门,或者说代表老百姓能得到多少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为50%以上,发达国家占60%以上。根据2020年部分国家的国民可支配收入/GDP的数据显示,美国在发达国家中占比最高,超过83.
据媒体 2 月 19 日报道,陕西某地党委书记在当地于近日召开的两会上,有一段非常真切的发言:老百姓对 GDP 没啥感觉,而感兴趣的是教育和医疗!图片来自网络这话出自一位主政一方的地方主要负责人之口,确实非常不容易!
在陕西彬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委书记王宏志的一席话引发热议:“老百姓对GDP没啥感觉,但对教育、医疗、养老有感觉。这地方的教育好,娃上学好上,升学率高,百姓就觉得好;群众看病方便,觉得这地方就好。”
1.当你生活在上海,你现在想吃个苹果,那就只能去超市或水果店去买,你买了2个苹果,就需要花费20块钱,所以说你买这两个苹果的行为就为国家创造了20块的GDP;2. 你生活在山东农村地区,由于广大山东农村地区都大量种植各种各样的水果,当你想吃两个苹果时,顺手在旁边的果树上摘了2个,
文 | 空纸编辑 | 空纸前言这么多年来,美国的GDP总量始终稳居世界第一,这是许多国家民众眼中的巨大成就,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对于这个看似值得骄傲的数字,却似乎并没有激起美国普通民众的强烈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