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消息,有甘肃天水网民反映“学校向学生收取教室监控安装费用”,天水市秦安县教育局回复称,“家委会”本着“加强对孩子的监管,规范孩子的行为”的目的,决定在个别班级安装视频监控,让“第三只眼睛”监督约束孩子,并称这种行为由“家委会”自行组织实施的,与学校无关。在学校安装视频监控却与学校无关,如此解释恐怕很难让网友信服。
近日,有网友反映,南昌大学在全校教室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录音设备,以监控课堂情况,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能玩手机、睡觉等。对此,校方回应,此措施是上级要求,监控摄像信息仅供内部使用,很多学校都这样做。高校在教室安装监控,有无相关法律依据,应当如何看待?
近日,南昌大学在教室里装摄像头引发争议,如何缓解隐私担忧、把握管理尺度?网传校方此举是为了方便双一流高校评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校方此前回应媒体称,其目的是监督学生上课玩手机和睡觉的情况,系上级要求,信息内部使用,“很多学校都这样做”。
8月16日,湖南长沙岳麓区人民法院,9岁女生晨晨被老师用三角尺砸伤头部案开庭审理。被告人宋某明在庭审中称,事发当天他连续上了6节课,加上午托和晚托,非常疲劳,导致自己失手让三角尺砸向教室的学生,并当庭给晨晨和家属致歉。
班级里出现失窃现象,是很正常的事。小学生处在成长阶段,犯错大多并不是道德上的问题,而是因为懵懂和好奇。在认识到这一点后,身为教师,就会多一些心平气和,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当然,教师为班级失窃现象感到烦恼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