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2020 年 5 月 10 日创建的小组,至今已有 7 万余组员,成员在不断增多,里面的帖子平均以半分钟的速度更新,帖子里成员们分享自己的 “ 失败故事 ”、讨论咨询学业工作,形成了一种抱团取暖的默契。
近两年在国内,“小镇做题家”“985废物”等词汇在网络热传,成为一些高校学生自嘲的标签。这些学生往往出身小城镇,他们埋头苦读、擅长应试,因此考入顶级高校,但又缺乏一定的视野和资源,也因此在学业和工作上受到一定阻碍。
【导语】大学生不吃香了,世界变化太快,知识也不一定可以改变命运了。无意间看到这样一个小组,是关于“985废柴引进计划”的,小组的成员和名称一致,基本都是985或者211高校毕业,在小组里互相讨论关于工作,分享失败经历的故事。
985重点建设院校,全国仅有39所,占高校总数比例约1.35%。在我们普通人眼中,985毕业生出类拔萃的教育背景,一定能给他们带去无限光明的前途,然而越来越多的高材生,却深感名校光环反而成了自己的累赘。
截图自豆瓣5月10日,一位上海大学生在豆瓣上创建了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讨论小组。这个小组的简介只有一句话:“985、211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该讨论小组在两个月内就吸引了8万多人加入,如今,它的成员数已逼近10万。
网络平台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中聚集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上了985名校,却自嘲为“废物”。在一般人看来,考上985名校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他们却自称“废物”,令人感到诧异,由此迅速在网络上引起持续关注。
在一线城市的一个岗位里整整待了8年,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对于大城市,网上有一番这样的言论:如果在大城市,你会见识更多可能,发现原来很多事情只要不设限都可以办到:原来你可以和顶尖的人接触,甚至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豆瓣上有一个“985five大学”,five是“废物”的音译,一群来自985、211的学生们在这所虚拟校园里分享自己的“失败故事”,看似很丧的小组,其实也充满着很多正能量,那些自嘲废物的名校大学生们,在这里分享自身的问题,讨论如何脱困,互相安慰,渴望进步。
教育部日前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对教学发出禁令,杜绝高三变刷题年。根据《评价指南》要求,为防止抢赶教学进度,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统筹制订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结课备考。
在学校觉得大家都很厉害,学习能力完全比不过别人,都是大三,有的人竞赛获奖,学习各种语言(指Java这种计算机语言),我就只是上了课而已,现在研究生竞争这么激烈,还不一定能考得上研究生,觉得挺自卑的,甚至觉得自己毫无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