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浙江衢州学生行作揖礼火遍中国。在疫情防控时期召开的浙江衢州各县(市、区)两会中,与会人员见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礼,这成为今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礼,既保证了礼节上的需要,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道家与佛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与追寻。然而,这两大思想体系究竟有何不同?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疑惑:同样是追求超脱与解脱,道家和佛家为何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周礼-春宫-大祝》曰:“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稽首,头至地也;顿首,头叩地也;空首,头至手,所谓拜手也......”道教叩拜礼的基本形式,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道教的拜年礼仪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道教信仰的特色,既包含对天地神灵的敬奉,也体现对亲友的祝福。敬奉神灵与祖先**- **祭拜三官大帝**:道教认为春节期间(尤其是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天官赐福”的吉时,信徒常在家中或道观祭拜“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祈求新年平安、福泽绵长。
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时,须行拱手礼或作揖礼。 拱手礼即抱拳拱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说:“无量观”或“善哉、善哉”,也可说:“道祖慈悲”。“无量观”有与人祝福无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