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共享联盟·绍兴 周梦琪 张坷舒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于潮新闻客户端“虾苗刚投下去,看,在田里蹦跶呢!”8月13日,当记者走进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义峰村种养大户许国明的农场时,今年秋季的新虾苗刚刚投放结束。
农户放养稻田鱼。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龙陵县龙江乡,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高山梯田上,“稻鱼共生”的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随着36万公斤鱼苗被放置于1万多亩梯田之中,这一传统与创新并蓄的农业实践已初见成效。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从过去的“稻田养鱼”到如今的“稻渔综合种养”,我国渔米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特点日趋鲜明。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探索“稻渔共生 稻鸭共养”等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推动大田种出效益,构建“稻+”多赢新格局,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稻”路。据统计,2023年,全市发展综合种养面积达10.8万亩,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
稻田养鱼是龙里县近年来特色养殖产业,为持续抓好稻田养鱼助农增收,6月底以来龙里县陆续在各镇(街道)发放鱼苗。发放鱼苗现场。6月30日,龙里县湾滩河镇发放今年最后一批稻花鱼苗。翠微村村民提着桶、端着盆,来到鱼苗发放集中点领取稻花鱼苗。
种稻不仅得稻,还能得虾得蟹。这样的“稻渔共生、稻渔共赢”综合种养模式你见过吗?在温州乐清市北白象、蒲岐、芙蓉等多个乡镇(街道)的农田里,就有这样一批敢于尝鲜的新农人,通过发展稻田养虾、养蟹等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有力支撑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内蒙古日报当“一粒米”邂逅“一条鱼”,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千亩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区,绿油油的水稻被水沟环绕,禾苗随风摇摆,一条条鲤鱼游弋在禾苗间,呈现出“稻在田里长、鱼在水中游”的生动景象。
近年来,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紧扣乡村振兴主题,立足本土资源禀赋,逐步推广“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一水双收、一田两用”,促进稻田增产增效、群众增收致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模式。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9日电(杨元红 罗峥铭)金秋时节,稻香、鱼肥、蟹黄……时下,通过发展“稻+鱼(鸭、蟹、鳝)等共生”标准化立体种养模式的贵州省剑河县久仰镇基佑村稻渔“双+”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放眼望去,基地一片金黄,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