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内部中,陈诚的土木系可谓是一支独大,他起家的18军也是最早成立的五大主力,而18军也成了黄埔军官镀金的一个部队,所以但凡是18军出来的,都可以称作是陈诚的土木系将领,由此可见陈诚的派系之大,而在这么多将领中,黄维可以说是土木系的一员干将,陈诚也最看好他,不过黄维的军事能力远远比不上胡琏 杨伯涛等将领,那陈诚到底欣赏他身上的什么特质那?
国府中央军在抗日战争后,逐渐分为三大军事集团:土木系(陈诚系)、胡宗南系和汤恩伯系。其中“土木系”因为其核心人物陈诚长期为蒋介石倚重,最为炙手可热。关于“土木系”名称的由来,大多的解释是——“土”拆开为“十一”、“木”拆开为“十八”,表示陈诚的起家部队,国军第十八军和第十一师。
1928年底,蒋介石自任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进行所谓的“编遣”,所部编制大为缩减,仅保留六个师,由刘峙、钱大钧、顾祝同、蒋鼎文、方鼎英、曹万顺分任师长。除十一师师长曹万顺外,其余五人都是蒋的嫡系,全当过黄埔军校的教官,属于黄埔系中资历最深的“教官系”。
国军内部派系林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就连在蒋介石的嫡系中都分好多个派别,其中陈诚的“土木系”就是蒋介石嫡系中很重要的一个派系。那么这四人在土木系的升迁是怎样的,他们在抗战时期都做出过哪些贡献,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现在人说起陈诚,都觉得很神奇,陈诚个子不高,军事才华也一般,怎么能栖身蒋介石国民党中枢核心圈,而且始终屹立不倒?这就得说到每个人的特殊经历了。陈诚,浙江青田人,保定军校毕业。他只是浙江人,也不是黄埔军校毕业,说他完全不符合蒋介石用人标准也不准确,至少和蒋介石的用人标准不太符合。
都知道,国军集团派系林立,作为二号人物的陈诚,自然受到了众多将领的追随。作为产名将数量最少的黄埔五期,邱行湘绝对算是佼佼者,在经过实战的洗礼,让他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虎将,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邱行湘先后在溧阳,宜兴,金坛,武进四县一带与日军第五师团展开激烈交战,在这期间,他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相互配合,歼灭敌军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