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炎属于肺炎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阻塞性肺炎发生的原因与阻塞关系比较密切,即支气管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阻塞,使支气管通畅程度受到影响,痰液或分泌物排出受阻,则容易发生支气管内炎症,严重时可能波及到肺实质而出现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主要源自气道和肺对不同有害颗粒和气体刺激引发的异常炎症反应。急性加重和合并症会对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每到秋冬季,去医院就诊的咳、喘、“透不过气”的患者明显多起来。其中就有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老慢支”“老慢喘”“肺气肿”,即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和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如何早发现慢阻肺?哪些群体需高度警惕?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解答。
65岁的王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平时很关注身体健康,生活规律,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然而,在最近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她的肺功能结果异常,建议她进一步检查,经过详细的肺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王阿姨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即我们常说的慢阻肺。
作者:诸葛福艳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科普支持:广东省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由于气道和/或肺泡的异常所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受限的疾病,是一种可治疗可预防的疾病,肺功能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肺病二科负责人、主治医师 郎丽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冬春季比较多发,与寒冷有一定相关性。慢阻肺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导致肺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的总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肺部常见的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慢阻肺的病因大多数是由于患者吸烟或者接触空气中有污染的颗粒,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空气中会令到肺部产生炎症、气道收缩以及产生肺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