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诊了一个18岁的姑娘,据她主诉,最近排尿虽然没有什么不适,但尿液的颜色和以前不太一样,好像是黄褐色,味道也很冲,于是我急忙采样,去做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这个女孩的肝胆出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大碍,给她开了些药调理一下就会好了。
尿液是由人体肾脏生成,储存在膀胱之中,达到一定量之后,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的产物。 而尿液当中的颜色,气味和状态,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身体健康的状况,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缓解和控制病情,那么尿液到底是什么颜色才是正常的?哪一些颜色是健康的报警信号?
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虽然每个人的构造都差不多,但因为生活习惯、所生活的环境、遗传因素等,每个人身体会出现的变化,以及现在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在医学上,为了人们更好的了解身体健康,还会有自我检查的手段。如通过指甲、大便形态、大便颜色、舌苔、脸色,还有尿液,都有一个警示作用。
之前讲过肉眼血尿,从字面上看,就是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红细胞数量多就越红,少则越浅,暗红则是陈旧性出血,鲜红则表示正在出血,如果检查表示血尿,就说明有疾病的存在,如果同时出现疼痛则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没有疼痛的情况则要小心,泌尿系统肿瘤、肾内科疾病的情况。
肾脏是生成尿液的地方,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尿液则极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异常变化,但尿液的异常改变并不都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因此了解各种肾病可能会导致小便出现的变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对最早发现早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从小便看身体健康一般人都认为,尿液是人体排出的“垃圾”,其实不然,它是检测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人们吃下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会在血液里形成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毒素”,只有通过尿液将它们及时排到体外,才不会影响健康。健康的尿液有一些标准,如果指标发生了改变,就可能预示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