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胃癌可怕,也听说过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溃疡这些疾病可能会发展成胃癌,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萎缩性胃炎。如果说萎缩性胃炎不注意也有可能会发展成胃癌,相信许多人都会大吃一惊!萎缩性胃炎不就是胃部炎症吗,怎么会跟胃癌联系在一起呢?
大多数的胃癌其实都是“拖”出来的!因为胃癌早期具有隐蔽性,它之所以难发现,是因为它跟普通胃病症状很相似,而由于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原因,胃病又太过普遍,所以即使出现也被一拖再拖,最终到了晚期。从胃炎发展成胃癌需要几年?
生活中很多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是一种严重的胃病,不要在意。但慢性萎缩性胃炎确实容易癌变,但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都会癌变,患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以上有少数会发展为胃癌,发病率高于未患胃炎的患者,所以不要轻视它,长期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密切注意其发展,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要积极干预治疗。
不少人咨询胃镜报告上写着“萎缩性胃炎C1”,萎缩性胃炎都知道,但是这个C1代表了什么?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危害是将来有进展为胃癌的风险,这个风险的高低跟胃黏膜萎缩的范围、萎缩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肠化、上皮内瘤变等因素有关。
作为重要的胃癌前疾病,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相反,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与疑难病,中西医对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方案都在逐步完善中,只是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会因个体差异、用药依从度以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进展过程复杂且多样,备受医学界关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量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可能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
有的人,看起来身体健康,但突然就被确诊为癌症了,让人唏嘘不已。所以很多人奇怪,癌症怎么说来就来,没有一点预兆呢?其实,癌症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它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癌变病变就是癌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般来说,胃炎发展为胃癌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胃癌。这个过程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仅几个月就达到了胃癌的阶段,而有些人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那么,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慢性胃炎又是否会癌变呢?
大家好,我是中医杜医生,很多人做胃镜发现萎缩性胃炎,不知道怎么办?于是上网一查,吓出一身冷汗,有人说萎缩性胃炎十分难治,还有人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奏,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两种说法犹如两座大山,把患者压得喘不过气来,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