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315是第40个消费者权益日,近日,运营商财经网推出了“2022年度3.15虚拟运营商用户停机争议榜”,整理2021年以来虚拟运营商侵犯用户权益的案例,其中民生通讯有限公司因“用户停机争议”而榜上有名。
第一,在办理套餐要注意合同有效期,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对中国移动的投诉,就是因为他们在办理时没有被告知实际上他们现在的月租价格是优惠期,在优惠期结束后,他们的套餐就会降价,有不少人因此不明不白的多花了钱。
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8月22日8:00至8:30,中国联通烟台分公司的嘉宾做客烟台广播电视台《民生热线》节目直播间,通过热线电话6251234解答市民提问。网友:在网上买的流量卡,到后期资费就变高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流量卡是联通公司授权的吗?
(推广)免费领游戏皮肤?免费领红包?免费送明星签名照?……针对青少年的诈骗层出不穷,这些手段你了解吗?近年来,诈骗分子将黑手伸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青少年群体,借结交、推销或招聘之名,变换手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施展骗术,引诱青少年上当。
流量不清零、无门槛套餐、免漫游费……曾经以种种优惠条款引爆通讯市场的国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一度被人们寄予厚望:成为通信业的“鲶鱼”激发市场活力。然而,随着近年“提速降费”政策的逐步落实,三大运营商大幅下降资费、优化服务,以往虚拟运营商赖以生存的“杀手锏”逐渐无用武之地。
【民生经济看点】消费者买新手机卡频遭“二次号”困扰。阅读提示。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被称为“二次放号”。运营商称码号资源循环使用有利于盘活通信资源,但却给新用户带来了各种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二次号”隐患多,相关制度和政策亟待完善。今年“十一”期间,北京某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朱辉购火车票时遇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