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维佳近日,网传一款龙泉宝剑IP联动的国风游戏上线,吸引超百万玩家,这些玩家参与铸剑互动玩法472万次,共打造出9.9万把“数字宝剑”,相关报道传播曝光总量超1000万次,龙泉宝剑又一次掀起网友关注热潮。
龙泉宝剑从春秋战国开始,至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李白诗中说的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就是指龙泉宝剑。唐代的时候,“龙泉”就是剑的代名词。2006 年,龙泉宝剑锻造技艺入选中国首批非遗。在龙泉,有一群铸剑师,他们经验的累积与技艺的创新也让龙泉宝剑得以生生不息。
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晚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越绝书》载:“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铁剑三枚,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晋代,朝廷在欧冶子铸剑之地设龙渊乡,以资纪念,唐时避高祖李渊名讳,改名龙泉。
欢迎来到本期江湖新闻热点快报。本期的头条来自于一则在临安城内广为流传的江湖消息:某位侠客醉后放言,他们一行人将在不日后轻取临安各大帮会,赢得比赛,夺得“天下第一帮”称号,赢取“绝世神兵”,从此号令江湖,独步武林。“什么神兵,竟能号令江湖?”周围的酒客纷纷猜测起来。
龙泉宝剑,剑名:龙泉,其实这并不是剑,只是一柄长剑而已,但是剑身却呈现出一种淡金色,剑刃上面布满着细密的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剑身长度达到了一米七八左右,长达三十五公分,宽约二十二公分,长度更是达到了三十六公分,重量更加的惊人。
传说战国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奉命为越王勾践铸造出龙泉宝剑,剑刃锋利、削铜剁铁、无可匹敌,经过两千六百多年以来技术的不断改进,龙泉宝剑的做工和技术各方面更是日趋完美,更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把是拥有两千年历史无坚不摧的宝剑--大龙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见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02:117月10日,“守艺·非遗”大师文化展在上海豫园华宝楼对外展出,展览以“龙”为共创主题,展出了云锦制作工艺、龙泉宝剑、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海派书画篆刻。展览现场展览现场非遗是各族世代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潮新闻 共享联盟(龙泉)周彩萍 见习编辑 王啸“龙泉宝剑承载了多种宋韵文化基因和形态,是首批国家‘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近日,在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主展区——米兰蒸汽工厂,龙泉宝剑展位的负责人丁泽欣以热情而专业的话语介绍着展品,吸引了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聆听。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鲁黎)2月28日,“天下龙泉——中国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200余件精选古今龙泉青瓷、宝剑,交相辉映,彰显经典传承。展览分为铸剑春秋、欧冶遗风、千峰翠色、青出于蓝四个部分进行展示。
在龙泉,“打宝剑”是一个久远的职业。地处浙西南的龙泉,是浙江丽水代管的县级市。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铸剑师欧冶子云游江南,行至秦溪山下,发现一泓湖水,甘甜清冽。欧冶子便从山下采来铁英,用湖水淬炼,最终铸成名剑“龙渊”,铸剑处也因剑得名。及至唐代,为避汉高祖李渊讳,此地又改名龙泉。
中新网丽水7月25日电(邵燕飞 周健)“在香港的博物馆里,有接触过青瓷和宝剑,但并不全面。此次来到龙泉,实地参观青瓷、宝剑的制作以及丰富的展品,十分震撼。”25日,在“剑瓷之都”浙江丽水龙泉,香港青年蒋博文受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