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观主义的花朵》,脑袋里闪现的是刘瑜的《余欢》、荞麦的《郊游》,她们的主角有种彼此熟悉的感觉,同样是学历不低,好弄文字,有一两个闺中密友,身边发生一些奇葩的事情,表达的欲望很厚,故事性很轻,写出来的文字是想要通过书籍这一载体去传达某种情绪,到最后,具体的故事细节都索然忘怀,就剩下了一句喟叹在耳畔荡漾。
导 读有时你所见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的全部,比如当我们看到由于昆虫趋光性导致飞蛾扑火这自然现象时,为什么不去想想做为飞蛾它真的是心甘情愿的吗?本文详细给出真相的全部,看看我们所了解的常识被误读了多少年,做为一篇科普性文章值得一读。先说结论吧:几百年来,我们一直认为昆虫有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