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辛李仲辛(1906?—1948),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毕业后入黄埔军校第6期,陆军大学第11期毕业。曾任军令部无线电信教导大队少校队附,1935年任军令部上校科长。抗战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侍从参谋,参加南京保卫战。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有五支作战能力强、武器装备精良的王牌主力部队,分别是新1军、新6军、第5军、74军以及第18军。而在五大主力之外,国军也不乏有能战之军,那么,在国军诸多部队中,哪一支能紧随五大主力之后呢?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一起走向人生巅峰!1984年,黄埔军校也迎来了自己的60大寿。就在这纪念抗战烽火、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里,开国上将陈再道却点名要见一位特殊的“老朋友”——当年羊山集战役中被俘的国军将领宋瑞珂。
此战拉开了大别山战略行动的序幕,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战场经历的最惨烈的歼灭战,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二天之久,几乎打光了主力部队,牺牲了近万名战士,温文儒雅的刘伯承元帅罕见发了怒火,痛批二纵司令陈再道。
黄埔一期(292)老蒋的家乡子弟,国军少将副军长——周天健周天健(1906-1990),别号自强,浙江奉化人。父从教,家境贫困。曾信奉基督教。县立高等小学、宁波四明高级中学毕业。其父周淡游是同盟会会员,早年结识蒋介石,两人结为金兰之交。
羊山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西北30里处,远远望去,形状酷似一只昂头蜷卧的山羊,故名“羊山”。1952年,为缅怀在鲁西南战役和羊山战斗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中共金乡县委、金乡县人民政府在羊山战斗遗址的主峰上修建了羊山革命烈士陵园。
开封是河南省省会,与西安、洛阳、北平、南京并列五大古都。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七日省主席刘茂恩,警备司令整编六十六师师长李仲辛向徐州南京告急:“共军不是假攻。从十六日逼近城郊即封宋关、曹关、南关、西关同时发起猛烈攻击,到现在攻势不减仍在加强,不惜代价的拼命攻势表明,意在速战速决,请速救援。”
此役是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场恶战, 虽然此战“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1947年6月30日晚,在黄河北岸,随着一声号令,刘邓大军 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和部署, 出敌不意,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自以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 进入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
国民党中将唐永良回忆羊山集战役外围之作战作者陈原捷唐永良(1895~1958)军长。字古樵,北平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骑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历任山西学兵团排长、营附、师参谋、团长、副官长、旅长等职。
之前聊过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下辖三个兵团,在兵团司令员的人选上,刘伯承有过一番思量。当时,可供的人选中,陈赓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要远远超人一等,所以他出任兵团司令毋庸置疑,而在其他兵团司令人选上,二野最终选择了杨勇、陈锡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