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治疗载体将外源的治疗性基因转导至细胞,再通过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改变细胞原有基因表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作为当今医疗领域最具潜力和创新性的一颗“新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生命科技前沿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原标题:从“边陲小镇”到主阵地 来看郑州航空港区这个区域的蝶变新生郑州航空港区东南区域,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一派繁忙景象。高大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灵活翻飞,炫目的焊花飞溅迸射……从37天实现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到当年完成产值334.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慧丽 实习生 张玉立5月24日,中南高科·智慧电子产业园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开园,已招引企业31家。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入驻企业预计100余家,可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3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约2000人。
航空港崛起 中原再腾飞10月25日,航空港正商国际广场2024媒体见面会于正商国际大厦正商集团总部成功举行,众多大 V 新闻媒体及集团领导人应邀出席,共同鉴证了郑州航空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与国际接轨的航空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跟随正商集团,相遇难逢的投资机遇。
本来尉氏县在几年前就制定了融入航空港建设新尉氏的重大战略目标,西部岗李、大马、洧川、大营进入港区后,门楼任乡去年就把自己定位为融港前沿,而今年航空港区在靠近门楼任区域的规划和产业布局,正好迎合了尉氏县的战略目标,给尉氏县带来了新的期望。
大河网讯 10月21日,记者走进正商国际广场——郑州航空港区汽车城片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现场,看到多栋建筑交错排列,塔吊来回穿梭,项目整体建筑形象雏形显现。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工人们争分夺秒、铆足干劲抢工期拼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大河网讯 2021年9月,比亚迪与郑州航空港区签约,工厂就布局在岗李。从37天实现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到当年完成产值334.7亿元,生产整车超20万辆;从月薪万元招聘万人,到“双宋”发布,产销两旺……郑州比亚迪出道即登顶流,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冉冉升起的“新星”。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慧丽 实习生 张玉立坐落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兴瑞・汇金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产业园,是一家以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创新应用示范的科技中心为定位的产业园。据负责人介绍,园区入驻企业的总纳税额每年可达2亿元。
本报讯(记者 杨凌 赵同增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远怀)正商国际广场封顶,这是郑州航空港汽车城片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涵盖餐饮、影院、酒店等多种业态,建成后将填补汽车城片区大型商业配套的空白,服务周边数十万群众。
大河网讯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郑州航空港区西南部,中原医学科学城、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抱团而立、欣欣向荣;“两院一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中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园拔地而起;区域内配套设施不断升级,安居乐业的图景愈发清晰。正在崛起的“医”字号新城里处处洋溢着朝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