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但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面对着严峻的经济挑战。农业歉收、工业停滞、交通瘫痪、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失业激增,这是当时新政府所面临的现实。然而,更为复杂的是,新政府必须应对银元投机和囤积粮食、棉纱等物资的挑战。
“银元之战”可以用强制手段解决,而“米棉之战”则只能用经济手段解决,因为吃饭穿衣是实打实的较量。投机资本家也并不甘心在“银元之战”上的失败,他们瞄准了“两白一黑”市场,即大米、纱布和煤炭,这三种物资对应着三种领域,即吃、穿、用。大米针对城市,因为粮食产自农村,但城里人要吃饭。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前夕。位于中山东一路23号的中国银行大楼顶上,突然悬挂出两幅长达30米的巨幅标语:一幅是“庆祝大上海解放”,另一幅是“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此珍贵的画面似乎是向世人诉说,这座城市的新生已经与金融业紧密相连。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我是1949年参加屠甸区粮库工作的,当时就去殳山乡和区政府的同志一起,搞借粮和征粮准备工作,主要是动员农民缴爱国粮。因为刚解放,老百姓对政策还不太了解,所以征粮动员工作相当艰苦,得一家一家上门去说服。但还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垄断国家经济命脉,掠夺人民财富,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针对投机资本家大量囤积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再次掀起物价风潮,中财委部署在全国集中调运相关物资,在涨价最猛的11月25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统一敞开抛售,使物价迅速下跌,同时收紧银根,使投机商因资金周转失灵而纷纷破产。
观看视频版:1949、决战上海!惊心动魄的人民币保卫战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同一天,一支40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在北方清晨的薄雾中,悄悄从山东青州出发。这支车队并非战斗部队,他们要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同样惊险异常的货币战。而这场货币战的主战场,就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