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这是很多家长的疑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华介绍,抑郁症是多因素共同诱发,包括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除了涉及青少年个人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甚至社会有关。
孩子抑郁,在家庭教育中变得越来越常发生,不仅是感觉,也有数据作为支撑。但让人很难理解的是在最困难的年代,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只有4%的人在进入 中年以前曾有过严重的抑郁,一战之前更少,直到老年才有1%的人有过抑郁的经历。
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刘欢)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6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抑郁症发病群体为何呈现年轻化趋势?
力力最近成长了许多,早上自己定闹铃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最近准备去学习摄影……“活着真好”,力力久违的快乐终于回来了。14岁确诊抑郁症后,经过3年的治疗,他走出了抑郁症的阴霾。据《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逐年上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