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刘婷12月30日,全国首部地方城市更新条例公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发文称,《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下称《条例》)经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于2020年12月30日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原标题:《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昨天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新思路——当已签订搬迁安置协议的合法产权比例不低于95%且符合房屋征收相关规定的,市、区政府可以对未签约部分房屋实施个别征收。
深圳拟规定城市更新搬迁安置补偿采用产权置换、货币补偿或者两者相结合等方式,明确法定最低补偿标准,按套内面积不少于1:1的比例补偿,公共保障住房更新单元的合法建筑采用原地产权置换的,按套内面积1:1或者建筑面积1:1.2的比例进行补偿,《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明确深圳棚改政策的适用范围 《实施意见》强调,以老旧住宅区项目为主要适用对象,使用年限20年以上,且满足“存在住房质量、消防等安全隐患”“使用功能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三个条件之一的,以及使用年限虽不足20年但按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鉴定
近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先谋后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建设宜居、韧性、枢纽、智慧城市,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先谋后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建设宜居、韧性、枢纽、智慧城市,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自04年尝试城中村改造以来,深圳旧改已经经历17个年头,从粗放发展,到市场化精耕细作。深圳在旧改供应土地这条路上探索出自己的一条道路。深圳旧改遵循政府统筹、规划引领、公益优先、节约集约、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原则。给国内其他城市的旧改也提供了样本式参考案例。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3月1日起施行,拆迁签约率达95%可对未签约房屋实施征收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天军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于2020年12月30日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华富北片区始建于1986年,是深圳较早的建成区,华富北片区南临笋岗西路,北靠笔架山,东临市二医院,西接中心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坐拥中心公园和笔架山公园两大氧吧,项目占地规模约14.7公顷,涉及房屋共2851套。
还没进村,大写的“拆”字就随处可见。昔日热闹的罗芳村没有村民来往,现在已经被围起来,只剩施工人员进出。村口最好的档口,剩下拉面馆、生活超市,菜摊在艰难维持。拉面老板表示,已经拆了一周,等工程拆到村口,他就关门回老家。不到一周,70栋楼被推成废墟随处可见的“拆”字,这些旧楼,很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