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良习惯以及党内的自负和自满,全国各地普遍反映出党政机关中存在着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于是在1951年,毛主席开展三反运动。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枪毙贪污犯40余人,近万人入狱。
曾经一度被一些人,大加诟病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究竟反的是什么?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和《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
建国初期,在全国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发现党政机关存在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特别是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贪污问题被揭发出来后,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的通知,“三反”运动开始在全国普遍开展。
“三反”、“五反”运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容错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创立的管理方式和治理手段。中国共产党于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容错传统在改革时期焕发出崭新活力,并在进入新时代以来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愈益成为激发党员担当意识、提升干部作为能力、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的保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