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管护师秦艳时 间:3月25日地 点: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秦艳脸上的印痕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51天,天气逐渐转暖,由于病区特殊,无法使用空调,也不能开窗换气,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开始在病房里放置冰块降温,防护服也是由厚款换成了薄款。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日讯 今天是七月的第一天,酷暑真正来临。炎炎夏日,来一杯加冰饮品,顿时会感到浑身凉爽,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凉和舒适。冰,是夏季不可或缺的产品,除了用来食用,还有降温、储存产品的作用。那么,冰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干冰又是如何制作的?
出生仅49天康康,体重仅有3.6斤。孩子的病情很严重,目前的方案是要做手术,但是现在还不能做,由于新生儿的血管太细,器官太小,手术受耐性太低,风险太高,但是现在孩子的情况也并不乐观,目前只能是尽可量的让孩子在保温箱中多住几天,让器官再长一长。
这两天全国范围内都经历了一波降温从春意绵绵到几乎有了初夏的感觉瞬间跌回到冬天而在前几天武汉气温一度达到25度的时候对于身着三层防护服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温度成了需要克服的不小困难隔离区是负压病房,呈密闭状态,出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需要也不能开中央空调。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 实习记者 陈俊州)7月29日报道 7月27日21时-7月28日18时,成都新增报告5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立即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各地积极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工作。炎炎酷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都坚持在一线。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海出梅后,高温日晒陡增,空气湿度骤升、导致人体难适。”7月10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秦龙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早在出梅(7月4日)前夕,医院就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其中包括抢救室增加了“冰床”等设备。
为了达到最好的冰敷效果,建议使用专业的运动医学冰袋,大家可以自行制作。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在塑料袋中放入适量冰块,再加入等量的水,特别提醒大家,冰袋中的冰水比例应该是1:1,将塑料袋中的空气挤出,并将塑料袋系紧,一个相对专业的冰袋就制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