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视频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对于胡适是极为吹捧的,认为他是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大家似乎也在课本上学习过关于胡适的课文,特别是他写的《朋友》,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首白话诗,随后也是一起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
在民国学术界,鲁迅和胡适都被尊为“现代孔子”,也曾遭到“封建余孽”的谩骂。作为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代表,胡适和鲁迅这样两个有着共同理想的文学泰斗和革命先锋,按理说可以结为好友。现实中,这两位大师也曾经一度惺惺相惜,遗憾的是,这样的友情并没有持续到最后。
一段时间以来,民国僵尸胡适被抬了出来,先是被封为“道德楷模”、“道德完人”,后来竟有人把胡适封为“圣人”,在文化界、思想界大搞借尸还魂,文化上的反攻倒算那一套,实在是倒行逆施,开时代的倒车,是一股腐朽之气冲天的浊流。
胡适是一个有争议的民国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学术界确实有一定威望,又留美,甚至比较傲慢,他的轰炸就是对白话文有贡献,胡适为人没问题,本人没问题,也希望国家好起来,就是如何发展国家路线受美国影响太大,这和胡适受的教育和环境有直接关系,当个书生没问题,但救国搞革命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