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黄经达165°;于每年公历9月7-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诗经》中也有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今天是白露这也是个很有诗意的节气名称它的意思是在清晨凝结的露珠之中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雪花那晶莹的身影季节啊总是这样的来去匆匆盛夏仿佛才刚刚过去一转眼之间将至秋中在故乡有这样的民谚“白露妹(麦)儿不用糞儿”就是说面对易逝的季节应当抢收抢种分秒必争只有不负节气节气才会给人以丰满收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时节天气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因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故得“白露”美名。
露从今夜白二/十/四/节/气/之/一江苏卫视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邀您共赏四季变换。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季节。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说到白露,就会想到一首古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古诗写的时间就正好是白露这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代表着仲秋时节即将开始,也是气温逐渐转冷的一个标志性节气,对农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字说节气】作者:王延模(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一般在公历的9月7至9日交节。金秋时节,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比较大,当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饱和后,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凝结而形成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