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颂敏教授、沈华浩教授团队最新发现,高等动植物在细胞分裂时存在染色体“分配不均”的现象,带有DNA损伤的染色体会去往同个子代细胞,以保证另一个子代细胞的健康,前者伴有明显的DNA损伤修复反应。
细胞分裂过程对生命至关重要。自维多利亚时代细胞生物学出现以来,细胞分裂的最后阶段——两个子细胞彼此分离的过程一直让科学家们感到着迷。然而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要研究最后的一步即分裂细胞在一分为二之前形成分裂沟(furrow)的过程却极为困难。
同一类细胞总是差不多大的,那么细胞如何控制自己的大小呢?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找到了其中的原因。他们发现,细胞在分裂之前能长多大,取决于细胞的初始大小。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三日的Nature杂志上。之前有研究认为,细胞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之前总是增加等量的内容物,伴随一些随机波动。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复制染色体DNA,然后微管组成的纺锤体将染色体拉开,并使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一过程出现问题会导致染色体数异常,进而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微管是由微管蛋白聚合而成的中空纤维,它们的动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宁夏日报】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皮肤细胞分裂后依然是皮肤细胞、肌肉细胞分裂后依然是肌肉细胞,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实际上分裂过程中需要一套精密机制来保留细胞的“身份记忆”。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睾丸1. 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精子 染色体2N 2N N→2N N NDNA:2N 4N 2N N N单体:0 4N 2N→0 0 0*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