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任何外部设备、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全植入人工耳蜗,是人工听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品。近日举行的“全植入人工耳蜗技术研讨会”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国产全植入人工耳蜗样机首次公开亮相。
一名植入了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正吐字清晰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视觉中国|图焦点【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延迟退休政策终于正式“落地”。2024年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近日发布《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这是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本次集采将于2024年12月19日由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涉及美笛医疗、科利耳、诺尔康、领先仿生、力声特5家企业。
【人工耳蜗国采竞价激烈 外企美笛乐植入体报价降幅较大】财联社12月19日电,财联社记者在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申报信息公开现场获悉,备受关注度的人工耳蜗类产品企业首轮报价竞争激烈,外资企业美笛乐的人工耳蜗植入体-9(支持核磁共振)和一体式声音处理器分别报价31666元、15000元,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文多丨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丨NO.1 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标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产生中选结果,纳入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人工耳蜗集采即将开始。10月28日,据央视新闻,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开展集采。根据通知,10月28日起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产品确认及供应区域填报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颜清辉9月10日表示,医保部门将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人工耳蜗进集采,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9月10日国家医保局称,在开展的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市场分析认为,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有望扩大市场规模,受此消息影响,持股了相关人工耳蜗厂商的海南海药当天股价一字涨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将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的呼声持续高涨。6月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通知,开展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业界分析,此举意味着人工耳蜗有望进入国家集采。
难以置信!一个小小的人工耳蜗,竟然要30多万!而且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没办法,再贵你也要买。正所谓“十聋九哑”,如果听不见外界的声音,那也学不会说话。那么,人工耳蜗到底是什么?为何这么贵?我们的耳朵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其独特的构造。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在天津开标产生中选结果,纳入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此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