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等承办的2024中国肿瘤放射外科大会近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马骏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会长王平教授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分会首届放射外科主任委员龙志雄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肿瘤防治中心马骏等完成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介绍,相关项目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患者疗效,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受益患者达4.5万人/年。
2月2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学巅峰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简称CA,该杂志影响因子高达503.1)发表了“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对比传统放疗”的研究成果。
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羊城晚报》发起《医务人员工作时长与工作情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旨在客观反映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状况,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并理解这一特殊行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调查》显示:41.68%的医务人员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有15.
《科创板日报》12月7日讯(特约记者 高青)癌症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癌症新发和死亡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482.47万人,死亡病例为257.
12月15日,为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助力癌症防控工作,2024“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总结交流在北京举行,来自肺癌、肝胆肿瘤、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泌尿肿瘤、淋巴瘤、鼻咽癌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商癌症预防新思路,共探癌症治疗新进展,共寻肿瘤领域人才培养
新华社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日宣布,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照射范围可以适当缩小,实现疗效不减,但放疗毒副反应减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肿瘤学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12月25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华南地区首台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 C启动安装。同日,医院还举办了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24年学术会议,该会议作为第三届莞邑肿瘤学术周的重磅活动之一,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参与。
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团队20日发布一项新研究,证实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仅照射化疗后的肿瘤范围,不会增加癌症复发,且显著降低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来源:中国新闻社 “最近半年,孩子总说两侧鼻子不通气、流鼻涕,原以为是鼻炎,也就没重视,万万没想到……”10月24日,拿到病理报告单,看到单子上写着“癌”,小宇妈妈当场泪崩。 医生正在为小宇做检查 从今年4月起,家住浙江宁波北仑的15岁男孩小宇就经常鼻塞流涕,两侧鼻子堵得难受。
近日,第四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鼻咽癌领域学术座谈在线上举行,参与专家为提升我国鼻咽癌防治工作建言献策,并分享了鼻咽癌诊疗技术的最新进展。“鼻咽癌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此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支持PD-1抑制剂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案用于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