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24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四(1月23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呼吁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承诺欧洲将承担财政负担。吕特于去年10月成为北约秘书长,他此前于2010年至2024年任荷兰首相,是该国迄今任期最长的首相。
参考消息网1月23日报道 据路透社1月23日报道,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23日呼吁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表态欧洲将为此买单。吕特在世界经济论坛的一场活动上说,北约必须加大国防投资,提高国防工业生产,并在援助乌克兰一事上承担更大的经济责任。
2025年2月19日,欧盟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不低于60亿欧元的一揽子军事援助,这一决定迅速登上全球热榜。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欧盟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进一步强硬,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这笔巨额军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俄乌冲突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欧洲多国紧急会议:达成共识与分歧并存当地时间2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召集德国、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丹麦、荷兰等多国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巴黎举行紧急会议,重点讨论乌克兰局势及欧洲集体安全议题。
参考消息网3月14日报道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3月13日报道,在讨论了数月之后,欧盟国家就2024年联合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达成共识。在各成员国常驻欧盟代表的会议结束后,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比利时在网络社交平台X上宣布,各方原则上达成了一致。
当地时间27日,欧盟宣布同意动用所谓“欧洲和平基金”,掏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5.3亿)为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和其他援助,几乎是这项“和平基金今年能花的全部”。欧盟领导人称此举是历史上的“分水岭”,欧盟“又一条禁忌消失了”,“这场战争需要我们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