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立秋,何为“立秋”,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晚上散步回家后,带着一天的疲惫,坚持作品更新,时值立秋,倚靠窗前,眺望明月,即兴书写了一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诗文内容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祭月 · 祭孔岁时节日与农业文明密不可分。
下周五就是中秋节了,茶友打来电话,让早点回去。白露,原来是成熟了的一粒露珠,它在秋季中,灼灼其华。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王建正凭栏而立,月光洒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浓密的树荫里,鸦鹊的恬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可诗人他却怅然于家人离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哪里。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如何记忆?诗名:十五夜望月。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遥望圆月。作者:王建。王建,许州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诗词:第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庭中地上白,树上乌鸦栖。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之诗,对于古诗来说,应该是各类诗歌中数量最大的一类。不过,别的很多思乡之诗写的都是自己,但王建没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乡情结之中,而是推己及人,想到了在这个特殊的佳节里,天下所有思乡的人,从而使这首思乡之诗的主题具有更加远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