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经济似乎在走向复苏之路,渡边努教授提出了日本摆脱通货紧缩的愿景,包括改变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与行为,以及提高工资水平以实现工资和物价的良性循环。通胀与通缩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个全球范围内每个国家都不愿经历但又避免不了的经济问题。
刚刚公布的中国7月CPI同比增速-0.3%,我在4月份发表的文章里提到,虽然3月的CPI增速0.7%,还只能称为“反通胀”,但未来CPI负增长,也就是“通缩”一定会来,而且参考中国2009年的经历,通缩持续的时间可能至少半年。
#头条创作挑战赛#首先,我们来看看通缩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成为一个问题。通缩的定义是指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持续下降。通缩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减少,消费者和企业推迟购买和投资,从而降低需求和产出。通缩还会增加债务负担,因为债务的实际价值会随着价格下降而上升。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统计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持平、PPI同比下降5.4%,是否意味着通货紧缩要来了?在7月17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精品长文创作季#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您点击“关注”按钮,图文每日更新,不要错过精彩内容~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知道您在看,喜欢请点赞![比心]失落了30年之后日本经济终于要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吗?
中新社雅加达10月3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正面临不小的通货紧缩压力。根据官方统计,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已经连续五个月出现通货紧缩。“我们必须从整体上看待它,”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3日表示,尽管该国通货紧缩趋势已持续五个月,但整个国民经济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3月,松井大学毕业,下个月初即将迈入职场,这些天正在购置西装、公文包等上班族的必需装备,还特地去手机通信门店更换了一个低价套餐,每个月可以节省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72元)的流量费。忙忙碌碌中,看到近日铺天盖地的新闻宣告日本“负利率终结”,他的心中并无太大波澜。
【任君评说】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对通货紧缩的认定,CPI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就是通货紧缩。中国CPI并没有出现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所以中国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但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通货膨胀率偏低,应引起警惕。
4月18日上午,国新办就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8月29日,日本内阁府发布了年度经济白皮书。白皮书认为,自2022年春季以来,日本物价和工资涨幅扩大,日本经济长达25年的通缩战争正在迎来转折点。日本政府对待通胀的乐观态度,则有可能影响到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市场正在密切关注日本央行的超宽松政策何时会进行调整。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目前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7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态。7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
4月18日上午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入通货紧缩的担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进行了回应,“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付凌晖认为,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