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他们的心脏,是如何支撑起高强度的运动比赛?在心率方面,优秀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的结果,使心脏跳动能更为有力,每次跳动可以泵出更多的血液,安静时心率相对较低,就能轻而易举地担负身体的需要,如优秀运动员的心率能在每分钟40次左右。
马拉松运动距离长达42.195 公里,明显有别于一般性跑步健身运动,马拉松属于大强度、长时间的极限运动,其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利还是弊,是利大弊少,还是不可忽视马拉松运动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科学界对此也颇有争议。
运动员的心脏应该是功能最好的,但也会出问题,有人之前有心肌缺血的前科,还有人患有“马凡氏综合征”而导致猝死。心肌损伤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年轻人,一场感冒可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因此受损,只不过有时损伤很小,感染者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自愈了。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有研究发现,正常人活一辈子心脏跳动25亿-30亿次,因此心跳越慢,寿命越长。许多经常运动的人,特别是长跑爱好者,心跳普遍比较慢。但还有一种说法,经常高强度的运动,会让心脏变大,更容易得心脏病。运动对心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心跳越慢的人真的越长寿吗?
人们也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身体各个器官都有好处,尤其是心血管。运动最好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不同的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比如有的有关节病,有的患高血压,有的患骨质疏松,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要看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于是,很多人忽略了最基础、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数据,那就是心率。中国台湾地区的马拉松跑者、铁人三项运动员、标准铁人三项成绩2小时05分的徐国峰就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了怎样通过心率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以及如何利用心率帮你跑得更快。
跑步能增强人体的肌肉骨骼,强壮身体;跑步也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使人的抗病能力增强;还可以预防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各种代谢性疾病;通过跑步,还能够改善情绪、改善睡眠、调整自身心态、总之,跑步有许多益处。
去年11月,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0岁。11月22日,阿根廷医生兼记者尼尔森-卡斯特罗在一档节目中透露,马拉多纳下葬时,心脏已经被摘除,除了用于研究老马的死因之外,也是为了防止狂热的球迷做出过激举动。
新的研究表明:铁人三项,划船,登山,越野滑雪:数十年来进行的艰难运动似乎重塑了心脏。在老年人中,长期的耐力运动似乎与主动脉的增大有关。主动脉是将充氧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大动脉。但是美国研究人员说,这种改变是有利还是有害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