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简单地来介绍一下《楞严经》的来历。有一次,龙树菩萨到龙宫说法——龙树菩萨的记忆力跟阿难几乎是无二无别,他不多久功夫就看尽了世间所有的书——后来,他在龙宫中看到了《楞严经》,叹为稀有,便默诵而出,后传至皇宫。
相传在唐太宗时期,国力昌盛,外邦藩属国仰慕中华,争相前来学习大唐的文化和制度,并在唐朝内任职为官或要求与大唐贵族通婚,也就是在此时,有许多外国人想要学习精深微妙的风水之术,恳求唐太宗能够准许外传此学。
《楞严经》中有雍容裕如、浑灏流转的机锋,有对妙明真心睿智而深邃的思索,有对了悟境界诗意而哲理的描绘,有在它影响下无穷无尽孤拔峻峭的禅宗公案和睿智超妙的禅门诗偈,因而受到历朝历代士大夫的欢迎,许多士大夫的学佛因缘都可追溯于此。其中大文豪苏轼和其弟苏辙都对《楞严经》非常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