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义乌5月8日电 题: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传出英语早读声作者 董易鑫 蒋鲁钰 丁江峰5月8日8时40分,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准时传出英语早读声,跟着英语老师练习的“学生”,正是该商贸城的一位位经营户。上述英语晨练公益活动,已举办17年。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们学习英语。
“卡丝他们(Customer)”“三克油(Thank you)”……5月14日早上8点40分,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大堂,传来阵阵英语朗读声。学英语的不是别人,正是市场内经商的老板娘们。这里,是义乌商城集团定期举办的外语晨练基地,每天都有数百名市场经营户相约在此。
何贤君、吴峰宇5月5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6街的大通道上依旧人潮涌动。上午9时,2071号店铺,店主孙丽娟已经在忙着接待客户了。孙丽娟的店铺不大,摆满了仿真娃娃和毛绒玩具,足有四五百款。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力维 何贤君 段琼蕾 王雨红 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俯瞰忙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者按: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一周年之际,浙江日报推出“向总书记报告——牢记嘱托,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特别报道。
浙江义乌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小商品交易中心,观光式的小商品采购成为山野君的新发明。义乌国际商贸城地处义乌市中心的稠州路上,拥有营业面积近1平方公里,商位近10万个,在2015年从业人员就超过20万,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同时也是我国县级市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来源:【人民日报】外贸中小微经营主体一头连着国内产业,一头连着海外市场。小小英语角,折射了外贸的韧性和活力所在最近,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内的一幕景象引人关注——每天早晨,赶在顾客到店之前,多名商户聚到一起学英语。明明是做生意的地方,为什么大家扎堆学英语?
“你也是来拍‘擦鞋阿姨’的吗?”出租车司机赵师傅瞥了眼记者手里的摄影器材,又指了指此行的目的地——义乌国际商贸城。赵师傅口中的“擦鞋阿姨”,名叫胡根兰,今年53岁,到金华十多年了,一直从事擦鞋的工作。前不久,胡根兰因自学多国语言和外国人从容对话而意外走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Cost price”“I can give you cheaper”早晨8点40分,一阵阵整齐而响亮的英语早读声传来,不是在学校课堂,而是义乌国际商贸城。最近,一群义乌老板娘上晨练英语课的视频火了。
从走街串巷的“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一座既不临海也不临边的县级小城,摇身一变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这就是义乌。小商品汇聚大市场,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义乌坚持吃改革饭、打创新牌,将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实现了从资源小城到经济大市、从内陆县城到开放高地的历史性跃迁。
【来源:上观新闻】这些年,学外语已经成为义乌的一个流行词。今年50岁的单晨晓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3楼经营装饰工艺品生意。早上8点30分,义乌国际商贸城刚刚开门,她就到了店里。简单收拾一番后,她从包里掏出手机和学习资料,开始晨读,先用手机单词软件背单词,再根据资料复习学过的句子。
中新网义乌10月7日电(董易鑫)国庆假期,浙江义乌老板赴海外旅行的随行包中装着自家店铺样品——了解外部市场、和当地同行交流是旅行的计划之一;坐拥约7.5万个商铺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假期不打烊,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鲜少空手而归,义乌也在本次假期的中国县域旅游城市榜上排名前列。
中新网5月3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I am Fu Jiangyan, we are a sock factory specializing in various types of cotton socks.
4月16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期间,《世界互联网大会跨境电商实践案例集(2024年)》(以下简称“《案例集》”)正式发布,从政府统筹、综合服务、交易平台、品牌培育、物流聚合、金融赋能、技术支撑、产业配套、数字赋能等 9个方面,遴选出63个案例,为跨境电商推广优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