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场上有这样一场战役,让中美军人都不愿意回忆,那就是长津湖战役。此役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来不及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从国内迅速开赴前线,直接投入了战场,远距离秘密迂回到敌人侧后方。那时候朝鲜战场上可是零下三十度的超低温啊,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最终艰难赢得惨胜。
志愿军第九兵团下辖三个军,分别是第20军、第26军、第27军,合计约十五万人。让人泪目的冰雕连就是发生在这两个军的真实事迹,分别是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历史上,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在人类战争史上都不多见,可是这样的情景在长津湖这一次战役中就发生了三起。
姑且不提天气的客观因素,也不提类似于88师晚15个小时出发的主观因素,我们以中国军事科学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长津湖战役的作战地图为基础,以志司、九兵团与26军之间的往来电报为依据,看看26军从鸭绿江走向战场的过程。
最近热播的《长津湖》里面主要是以七连活动轨迹为主线,呈现给观众的仅仅是七连的英雄事迹,但是实际情况是长津湖战役结束后,作为兵团司令的宋时轮将军甚至当着26军军长张仁初面怒骂到要把26军的番号撤销,而军长张仁初回怼到26军是毛主席亲自定的编制, 那么为什么宋时轮对26军在长津湖战役表现出极大不满呢?
硝烟弥漫的战场,隆隆炮火中,一支军队能否取得胜利,除了英勇的战士,更离不开运筹帷幄的指挥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6军的辉煌战史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不像冲锋陷阵的士兵那样引人注目,却在幕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军队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就是26军的参谋长们。
序言26军是个老部队,她起源于抗日初期的徂徕山、黑铁山、鲁东、天福山起义的抗日游击队及八路军129师在河北南官组建的津浦支队。在那血与火的斗争中,许多同志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英名与世长存,激励我们前进。写一部“军史”是在26军工作过、战斗过的老同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