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郑域在《念奴娇》一词中有言:“赖佑君谟,为传家谱,不弃青黄绿”,由此可见,“家谱”自古以来都被人们奉做神圣之物,是一个家族延续的证明,是一帮同姓之人彼此羁绊的证据,也是一段历史所弥留的文字影像。
人口迁移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有的是因为生计踏上征程,有的是被迫背井离乡。但无一例外都是满含着泪水。山西临汾的洪洞县被很多人认定为祖籍,故乡。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大槐树下认祖归宗。那为什么洪洞会成为这么多人的老家呢?今天咱们就去大槐树一探究竟。
但因为押送的人数太多,很快难民们喊够了,官兵们也听烦了…这个事件的起因,简单概括就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不堪忍受暴元的压榨,农民起义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中原,四川、湖广、江浙、安徽及山东等原本人口密集的地区也因战火肆虐变得赤土千里,江南地区甚至十室九空。
心狠如曹操,也不由得哀叹道“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根据史料的记载,南宋末年,仅南中国的人口便已经超过了八千万,而经过元末数十年混战,等到朱元璋推翻元朝时,整个中国的人口竟然只剩下了一千六百五十万,仅为南宋的五分之一,朱元璋为了重整山河,在大槐树下发起了一场迁延数十年,影响十八省,涉及1230个姓氏的山西移民浪潮。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张馨报道“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数百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9月11日,2024“忠义天下”海外华文媒体网络传播活动媒体一行走进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寻迹关公文化的传播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