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钢新村街道围绕建设“五有五宜”的“精品城区、幸福上钢”进行整体谋划,凭借“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劲头,加快构建老城区和新世博融合发展新格局。建设更精致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进世博地区建设“世界会客厅”,高起点打造现代化引领区精品城区,推进城市更新。
7月6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带队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上钢新村街道调研。区领导一行先后前往张江金茂府项目现场和横沔老街拆除保留物件仓库,实地察看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西片区横沔城中村开发项目。
“那一份家国重任,见证红色风骨;那一段沧桑历史,见证红色意志;一帧帧劳模风采,见证红色匠心;一幕幕奉献之约,见证红色胸襟......”在《红润上钢》这部讴歌精神、砥砺人心的宣传片中,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赓续‘两弹一星’精神,凝铸民族复兴伟力”党建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
“有了智慧停车系统,下班回家再也不用在小区漫无目的地找车位了,心里笃定了很多。”去年12月以来,街道强化大区块治理机制,根据济中村、济阳一村、济阳二村、济阳三村4个小区连片的特点,探索“智慧停车”2.0版,为大区块治理植入“智慧芯片”,助推精品城区建设。
一场战“疫”,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全方位考核,考验基层管理工作的基石是不是扎实,也考验基层工作的组织力、灵活性和有效性,离不开基层工作者的持续付出,也要调动群众的智慧和热情。记者在上海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走访时了解到,街道辖区共有23个居民区,老旧小区门岗多、流量大,辖区居住的中老
道路变宽了也平整了、屋前院后的绿植多了、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近日,记者走进上钢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番不同于往日的新景象。“以前推开窗户,望出去总是灰蒙蒙、乱哄哄的,现在不一样了,开窗就是小花园和健身步道,看着心情也舒畅了。
浦东开发开放34年来,居民的居住环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烂泥渡路狭窄弄堂、黄浦江畔的工业锈带、一个个城中村,变为整齐美观的住宅小区、环境宜人的生态公园、老少皆宜的公共空间……近年来,浦东以“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三个圈层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各街道全面开展“精品城区”建设
上钢新村街道人口密度大,路网紧凑,沿街商户业态丰富。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时,环境卫生问题也越来越“棘手”。今年以来,街道将市容环境、交通秩序、营商服务融为一体,积极探索居商共治模式,打造“钢好商量”街事会,助推精品城区建设。
斑驳的门窗修葺一新,狭窄的路面、拐角进一步拓宽,集中充电桩收拢了恼人的飞线,房前屋后的微花园新添不少绿意……看着眼前住了数十年的老小区,不少居民感慨“大变样”了。浦东新区上钢三村、上钢五村,多是上了年岁的老公房。区域内住宅最早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最晚建成于80年代初。
如何促进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民生难题?近年来,上钢新村街道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有机融合,构建“红色物业全覆盖、多方力量全参与、实事惠民全方面”工作格局,让红色成为小区治理中最鲜明的底色。